广东弘盾保安公司东莞分公司
保安资讯News
公司动态
安保知识
保安通讯
一线保安
行业动态
网址:http://www.dgbaoan.cn
当前位置:首页 > 保安资讯 > 行业动态

武装押运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已被浏览 42332次

目前《保安服务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正式实施,保安行业改革的大幕已经慢慢拉开。对于所有武装押运企业而言,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俗话说,变则通,本文从武装押运行业现状及存在问题人手,浅谈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对策,供大家参考。

行业发展现状

公安部自2010年三季度起对全国押运公司开展整顿工作及摸底情况的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有武装押运企业466家,其中注册资金1000万以上的115家,注册资金10万以下的30家,武装押运公司的组建形式有国有独资、合资、公安机关、国资委及财政系统出资组建等多种情况;企业的总体经营效益较好,以2009年年均营业额为例,全国武装押运企业平均水平达到1900万,守押服务收费平均达到32.3万,其中最高达59.4万,最低仅为20万,经营业务主要以公司所在地区的武装守押为主。

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全国武装押运企业主要是在公安机关领导下组建、开办和管理的,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公安机关“即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局面。在初期,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押运企业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因管理不到位而出现的弊病日益明显。

一是体制、机制不健全。全国武装押运企业在管理主体及企业出资结构上呈多样化态势:主要分为由公安机关、国资委、财政部或银行系统等单位出资经营并进行管理,其企业性质主要为国有独资和合资两种,情况较为复杂。随着《条例》的出台,全国的武装押运企业纷纷开始探索企业体制、机制的改革发展之路,但目前由于一些改革中涉及的具体问题还没有明确落实,有的企业频繁地更换领导,有的企业在管理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短期行为,企业的发展缺乏中、长期规划,安全事故居高不下,在改革中也出现停滞不前,缺乏连续性的问题。

同时就行业规范化而言,目前还未形成全国性的统一标准,没有建立起一系列勤务操作的具体规定,在枪弹管理上制度还不够健全;很多地区还未建立起武装守押队员的职级晋升机制,年轻队员对行业前景信心不足、对今后的发展顾虑较多,这些都成为制约武装押运企业健康发展的瓶颈。

二是个别押运企业风险意识淡薄,抗风险能力较弱。根据《条例》规定,武装押运企业的注册资金不得低于1000万,而目前不是所有企业都能符合这一规定的。一旦发生护运标、枪弹、车辆及人员的安全责任事故,由于这类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较弱,企业自身的权益、客户单位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得到有力保障。于此同时.个别武装押运企业还存在未完全给队员缴纳五险的问题,队员在武装守押这个高风险行业中,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不能解决后顾之忧,就难以保证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长此以往埋下了劳动纠纷等隐患。

三是全国没有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守押服务的标准指导价,致使供求双方对服务价格有较大争议。由于我国一直以来对枪支的严格管理,目前武装押运还处于一种相对垄断经营的局面,各地的武装押运企业也主要以开展本地业务为主,在这种背景下,确实存在个别的武装押运企业随意涨价的情况;但另一方面由于没有一个国家的押运行业服务收费指导价,一些正常的涨价行为也可能由于沟通接洽不到位等原因,给客户单位留下武装押运企业因为“垄断”而随意涨价的印象。不能及时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调整价格,致使整体收费较低,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财政支撑,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同时,个别银行单位也因为涨价等原因故意拖欠服务费用,消极抵制涨价行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押运行业的健康发展。

四是业务发展不平衡,科技含量较低,缺乏专业研究机构。我国的押运企业创始于1996年,到目前仅有10余年的历史,尚属于新兴产业。当前,武装押运企业在服务范围上,主要集中于传统的守押服务项目:如金库守护、银行现钞的押运等;而贵重物品、字画的守押服务开展较少,银行分钞等业务则还未完全展开。同时社会上专业的武装押运管理人才较少,主要还是以企业自行培养人才为主。此外,押运行业的整体科技含量较低,缺乏专业的研究机构,对人、车、枪三者如何有机结合进而提高安全效益、如何通过技防运用,减少人员数量节约成本等问题研究较少,由于专业研究机构的缺乏和业务发展的局限,从纵向看,武装押运企业的发展空间受到一定局限;从横向看,企业间也难以经常性的开展交流、学习活动,这些因素都不利于武装押运企业走联合、联营的专业化发展道路。

对策及意见

针对上述武装押运企业存在的问题,现提出以下的解决对策及意见建议:

一是解决体制机制问题,加快改革步伐,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随着《条例》的出台,公安机关独家垄断经营的局面将被打破。长期以来,武装押运企业主要由公安机关领导组建成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有些矛盾日渐突出。根据《条例》规定,公安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将退出保安服务业的经营,由原先的“管办合一”转向“管办分离”,这一转变将利于武装押运企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全国各省市一些地区已完成了对体制、机制的改革,对一些在改革中收效好、有特色的做法应进行推广;同时在行业层面上应争取出台一些针对改制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特别是针对武装收押行业民警的出路问题,为使他们在改制的过渡时期能安心、专心、放心的从事企业管理工作,更应加快相关政策的出台,已促进全国武装押运行业加快改革步伐,走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联合化的发展道路。

在这个工程中,需要重视如何留住现有公司管理人才的问题,并确保他们的权利得到保障。保安服务业的发展,造就了一批优秀的保安企业管理人才,在开拓和深化保安服务市场方面创造和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要想改制后的企业能留住这些人才,必须在改制工作中,照顾好他们的利益,这是直接影响企业改制能否成功,改制后企业能否平稳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是建立押运分会,助推企业健康发展。中国保安协会可组织筹建武装押运分会,形成“一个中心,多点开花,全面协调,整体发展”的全国押运行业发展格局。通过统一行业规范、统一勤务制度、统一着装管理、统一培训内容、统一的服务标准、统一的收费价格。为加大收费价格的合理化,可成立专业的武装押运企业评估机构,对押运企业的综合实力进行评级,根据级别及各地区实际情况的不同,以全国价格为杠杆,拟定出本地区本企业的押运收费标准。

三是完善企业自身建设,夯实行业健康发展基础。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处在武装守押这个保安行业中的特殊领域,其性质的特殊性、社会效益的重要性更需要通过不断强化企业内部的规范化建设,强化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在我看来,要加强企业自身建设,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加快企业的市场化运作。我们需要正视的是,现在许多押运企业,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产品主要还停留在传统守押服务上,类似于银行ATM机分钞等业务还未完全拓展开,不能满足金融系统单位的多元化服务需求,所以作为我们武装押运企业应认清发展形势,在《条例》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前,打好主动仗。现存的武装押运企业无论走保安企业联合性发展道路还是进行股份制改革,有实力、有条件的都应建立资本流通机制,通过企业上市、市场运作等手段实现企业的飞速发展和与国际接轨;同时可积极与跨国公司开展技术性合作,提升服务产品的安全系数,利用国际基金和风险投资等多种融资渠道,吸引外资、技术、信息和先进管理,建立起以资产为纽带的产业链,走规模化、产业化道路。

2、重视长效管理机制的建设,时刻确保守押绝对安全。面对武装押运的高风险性,安全工作一直是武装守押企业的工作重心。以我们企业为例,主要做了这几项工作:制定了近三十万字的规章制度,完善长效机制建设,通过了IS0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及IS0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推出了安全工作责任制,自上而下根据岗位签订安全责任书;建立重大开支审核、物资采购、经营预算三个委员会,紧抓营运成本的预算与控制工作;全面实行绩效考核制度,高度重视各项考核指标的科学性;高度重视纪检督察,促进制度落实。目前我中心的纪检督察部门每月必须保证外出勤务检查天数20天以上,完成定量检查任务;狠抓思想教育工作,每月开展谈心备案工作,对后进人员进行转换,对思想素质不合格人员坚决停止上车。

3、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队员权益,做好栓心留人工作,以此不断增强企业战斗力和凝聚力。首先企业应该做到为员工购买社会保险及相应的意外伤害保险。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但是,这不仅维护了员工的个人利益,同时在出现某些问题时,也可以有效减轻企业负担,特别是风险系数较高的武装押运行业,为员工购买保险从长远角度看更是给企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中心自成立以来,不仅按规定为保安员缴纳了各项社会保险,还针对武装守押这个高风险行业设立了“安保基金”,以提高企业和员工抵御突发事件和抗风险能力,对内消除了员工的后顾之忧,使员工更有归属感,从而更好地为公司服务;对外提升了企业信誉,树立了企业的良好形象。在今后武装押运在发展中还应进一步加强队员的岗前培训、综合素质拓展训练与企业文化的培训,并不断提升队员福利待遇,为队员完全购买五险一金,以保障他们的权益。

四是加大对科学技术的运用与研究,走专业化发展道路。目前,国际上保安服务几乎深入到各个高科技领域,并与高科技产业、信息产业联手,优势互补,成为21世纪国际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而我国的武装押运行业在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尚处在摸索阶段,GPS软件应用相对滞后,电子地图精准度、运钞车安全性能有待提高,远程监控等还需要大力发展。对此,无论是在公司层面还是在行业层面都应加大科技应用与研究的力度,既要有创新精神,又要努力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以此实现武装押运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