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保安队伍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辅警力量,使保安队伍这支新时期新形势下专业化的群防群治力量充分发挥辅警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公安中心工作,就需要对其进行管理,下面,东莞保安公司就基层保安管理工作与区域安全防范工作谈一下粗浅的认识和想法,敬请大家指导指正。
按照《条例》第三条规定,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国保安服务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保安服务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保安服务行业协会在公安机关的指导 下,依法开展保安服务行业自律活 动。
《公安机关实施保安服务管理条例办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公安机关应当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对保安服务活动依法进行监督管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社会结构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社会基本单元由国营、集体单位、家属楼、宿舍院逐渐变为民企、私企、外企、大厦、写字 楼、物业小区……给治安防范、社会管理带来了一系列新的课题。保安服务业随着社会发展也应运而生并发展壮大,20多年来,保安队伍在维 护社会治安、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协助公安机关防范和制止各类违法犯罪、发挥辅警作用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同时,由于法律的缺失,管理的疏漏,保 安队伍也不乏问题的存在。有的保安员充当不法分子的帮凶,严重侵犯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有的单位或个人 私招滥雇一些未经正规培训甚至有违法犯罪前科人员充当“保安”;有的私企、民企雇佣的保安员成为其看 家护院的私人“武装”,更有甚者,甚 至发生暴力抗法行为……给我们的公安行政管理乃至社会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问题。
由于保安服务活动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 治安秩序密切相关,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历来十分重视、关心保安服务业 的发展和保安队伍的成长。2004年12月,周永康同志明确要求“要把保安工作作为一项大事业来抓”。201 1 年9月,周永康同志在与第三届全国先进保安服务公司先进保安员代表座谈时强调指出“要依法规范管理。 要深入贯彻落实《保安服务管理条例》,坚持依法建设、依法监督、依法管理,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保安市场,建立健全保安市场准入和 从业资格审查制度。保安公司要完 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内部管理,严 格保安员的考试招录,加强对保安员 履职情况的监督检查,不断提高自身 的正规化、职业化建设水平。”
“社区”一词源于拉丁语,意思是共同的东西或亲密的伙伴关系。从中国社会学界使用“社区”这一概念的情况看,社区一般是指聚集在一 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以共同文化为背景而组成的具有 实体意义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根据2000年我国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 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社区”被界定在作了规模调整的城市居民委 员会辖区、农村的村民委员会辖区。 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进行的世界第四次警务革命就是社区警务,欧美社区警务战略之父英国警察学家约翰·安德逊,把社区劲舞的理论叫做社区警务树:警务好比一棵大树,树干是警察,枝叶是警种和分工。果实是警察工作的成效,土壤是社区及公众,树有多高,根就要扎多深。社区警务的原理是:社会是产生犯罪的地 方,抑制犯罪的主力军也在社会,提出以社会为警力后备,这也类同于我 们的“警力有限,民力无边”的理念。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的人民警察编制比例较低,工作量较大,但却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一方面是依靠人民警察忠诚为民,无私奉献的 精神和辛苦的工作;另一方面是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结果。
因此,安全防范既是一项公安业 务,又是一项社会公共事业。社会治 安防范应由公安部门与社会力量共同经营而非单打独斗。
目前,在我国,保安队伍已成长为一支新时期专业化的群防群治力 量,是各种群防群治队伍的排头兵和主力军。同时,也是公安机关直接管理和领导的一支重要的辅警力量。 把以保安队伍为主的各种安防力量管理好、使用好,就可以使之成为“安 全防范的第二梯队,公安警力的无限扩充”,成为治安防范、社会管理的生力军。因此,大力加强公安主导下的 “大保安”建设,以派出所为单元,与社区警务工作紧密结合,加强社区安保力量建设和使用,实现治安防范的网格化,从而织密社会管理的“安全网”。
济南市现有各类保安队员7万余人。如何依法管理好这支庞大而又分散的队伍,如何做大做强以保安队伍为主力军的群防群治力量建设,如何发挥其辅警作用,使之积极参与到打防管控一体化工作中,维护社会 治安秩序,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成为摆在保安监管部门面前的一大课题。
济南市公安局党委的统一部署, 确定了落实“三步走战略”,通过“三个一工程”建设,推进保安队伍职能与职责任务的“三个延伸”,以基层派出所为单元,落脚在警务区,夯实区域防控,实现固本强基这一工作思路。
一是“管住一管好一用好”三步走战略
首先,通过落实“12451"工作机 制,狠抓“一条主线”,强化“两种手段”,创新“四项措施”,规范“五种流 程”,实现“一个目标”。即:狠抓《条例》的贯彻执行这一主线,不断强化宣传发动和教育培训两种手段,创新 “信息管理、两证管理、执法程序、业 务考核”四项措施,规范“公司许可审核、培训机构许可审核、自招保安 员单位备案、保安员报名考试、行政执法办案”五种流程,实现公安机关 对全市保安队伍规范管理,确保“管住”。
其次,通过管理、组织、教育培训、比武练兵等手段,提升保安员业务技能,提高保安队伍综合素质,实现“管好”。
最终,建设“三个一工程”,充分 挖掘保安队伍的内在潜力和附加值,努力推进保安队伍职能和职责任务 的“三个延伸”,充分“用好”这支队 伍。
二是“三个一工程”建设
首先,建设“派出所区域防控指挥调度平台”,依托3G通信平台和 智能对讲、群呼、音视频资料传输、卫星定位等技术手段,建立以派出所为 单元的区域防控指挥调度平台,落实对保安队伍参与社会治安防控的指挥调度、监督检查和考核评比,实现对辖区各类安防力量的“管理一掌 控一调度一使用”,实现区域防控力量的通讯灵活化、指挥精准化、巡逻 可视化、证据数字化、监督实时化,把 各类保安从业单位和保安队伍的管理、使用,切实落实到派出所及警务 责任区,进而夯实保安管理这一基层基础工作。
其次,建设“保安系统信息报送 网络平台”,以此推动安保队伍即时、 海量、快捷、方便的报送各类情况信息。
最终,制定“保安队伍处突应急 工作机制”,在短时间内紧急拉动整 建制保安队伍,协助公安机关处置突发事件。
三是推进保安队伍的“三个延 伸”。
首先,向多元化职能延伸,使保 安员由单纯的“秩序维护员”向“治安员”、“消防员”、“宣传员”、“信息员”的职能延伸:
(一)“治安员”:积极参与社会面 治安防控工作,切实发挥辅警作用。
(二)“宣传员”:派出所定期对 辖区治安状况、警情进行分析研判,有关治安防范信息和知识通过保安员及时通报给辖区群众,使之及时对 入室盗窃、街面双抢、可防性案件等 进行有效防范。
(三)“消防员”:通过培训,使保 安员具备火险隐患排查、消防器材使用、初起火灾扑救等技能,并向群众进行消防知识的宣传、组织群众进行 逃生演练。
(四)“信息员”:利用其分布面广、人员众多的优势,通过培训、组 织,发动保安队伍积极进行各类舆情信息的收集上报。
其次,向辅警作用发挥延伸:
(一)以派出所110值班室为平 台,积极探索保安队伍辅助公安机关接处群众报警求助工作的延伸。目前,据统计,东莞市公安110接报警约有半数是群众求助类报警。基层 公安机关在经过专门、系统培训的基础上,通过“区域防控指挥调度平台” 对辖区内的单位保安、物业保安等进行即时调度指挥,对于求助类报警的 群众及时进行救助,可以起到节约警 力的作用。
(二)对于现行违法犯罪,保安员可以实现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同时可 以上传现场影音资料,协助公安民警甄别警情、维护现场秩序、保护现场、抢救伤员、留取现场第一手资料等。
(三)遇有各类突发性事件,可以迅速调集整建制保安队伍,进行现场 的维持秩序、有序疏散群众、进行舆论引导等项工作,从而积极协助公安 机关完成工作任务。
(四)信息收集上报工作。利用保安队伍人员数量众多、执勤守护巡 逻点多、线长、面广的优势,通过专项教育培训,发动其广泛收集上报各类 舆情信息,广辟公安工作信息来源。
最终,向治安防控工作延伸:
(一)在指导保安从业单位“管好自家人、看好自家门”,确保自身安全的基础上,引导其将安全保卫力量向自身门口、围墙外围、周边街道辐 射,连点成线,织线成网,扩大保安力量的区域防控覆盖面,从而向社会面防范延伸。
(二)夜间在单位门口设置警示灯,条件允许的单位门口安装紧急报警器,设置群众紧急报警求助点,达到震慑犯罪,救助群众的目的。
(三)责成各类社会保安从业单位按照一定数量比例组建自有督察检查队伍,配备统一制式检查车辆,同时有效地组织辖区内自招保安员 单位开展互查互巡(重点是夜间和开 放式小区的区域巡逻),查巡结合,使之成为社会面巡逻力量的有效补充。
(四)组织相邻相近规模较小的单位、门头房等共同出资安装联网报警设施,联合雇佣保安员值守,落实防范措施,确保区域安全稳定。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使保安队伍积极参与到打防管控工作中,协助公安机关维护治安秩序,预防和制止 犯罪,服务群众。实现保安管理工作由“单纯化、静态化管理”转变为“动态化管控、使用”,以夯实区域防控为 基础,实现以社区为单元的网格化防 控工作机制,进而连点成线,织线成网,环环相扣,树立以“区域太平”确 保“大范围安定”的一盘棋思想,夯 实基础防范工作,实现固本强基的根本目标。